“人老了,身高缩水”,警惕这些求救信号
身体衰老
随着年龄的增长,很多老年人越来越不喜欢运动,加上其他的原因(如营养摄入不足等),部分肌肉开始逐渐松弛无力。背部肌肉松弛无力,易导致弯腰驼背。只要一驼背,人马上就矮了不少。因此,坚持锻炼、保证充足的营养,体态可以恢复至原来的状态。
骨质疏松
人老了变矮,还有可能是骨质疏松引起的,它是一种代谢性疾病,由于骨量丢失与降低、骨组织微结构破坏、骨脆性增加,容易出现骨折等全身代谢性骨病。
骨质疏松到一定程度,很容易因各种原因出现轻微骨折,从而导致脊柱变短、身高变矮。另外,骨质疏松常伴有病理性骨折,在压力作用下椎体塌陷呈现变形或变扁,脊柱向后凸产生“驼背”,看起来身高变矮了。
椎间盘老化
随着年龄增大,人的椎间盘组织老化。而老年人椎间盘会因老化出现脱水,进而出现椎间盘体积缩小,厚度变薄,整个脊椎的长度变短,身高随之下降的情况。
当老人身高变矮时,例如一年矮2厘米以上,或是比年轻时矮了3-5厘米,就很可能已经出现椎体畸形或压缩性骨折。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,容易发生意外跌倒,3年内的骨折风险高达50%-80%,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伤害。
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导致的最常见骨折之一,但除了骨质疏松,其他疾病(如白血病、恶性肿瘤转移至椎体)也有可能导致锥体压缩性骨折。因此,当老人身高变矮时,应引起注意,及时就医、筛查病因。
除了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,骨质疏松患者还会面临髋部、腕部等多处脆性骨折威胁。脆性骨折是指在没有外伤或轻微损伤的情况下就引起的骨折,严重时甚至咳嗽一声都会导致骨折。脆性骨折具有高致残率。
另外,对于骨质疏松老年人而言,发生了一次骨折后,很可能会接连出现多次骨折。老年骨折中一半以上是因跌倒发生的。如果能预防跌倒,就能避免一半以上的老年骨折。
对于有头晕、视觉障碍的老人,外出尽量要有人搀扶陪同;老人居住的环境应保持地面干燥平坦,卫生间设置防滑垫、扶手等。
如果老人身高既没有变矮,也没有感到骨骼疼痛,是不是就不用担心患上骨质疏松了?没那么简单!
骨质疏松其实是一种高发病率、高患病率的疾病。我国首次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65岁以上老年女性患病率为51.6%,男性患病率为10.7%[1]。
值得注意的是,骨质疏松症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,想要早发现和早诊断,有效的方法是定期检查骨密度。男性50岁以后,女性绝经后最好每年都做骨密度检查,有条件的可以40岁就做第一次骨密度检查[1]。
最后,小骨为大家总结一下,骨质疏松是一种高发病率、高患病率的疾病。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,因此,建议50岁后的男性、绝经后的女性定期检查骨密度。
参考文献
[1]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.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(2022))[J].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, 2022, 15(6):573-611.